close

html模版綠色屏南全域旅遊的崛起 ——中共福建屏南縣委書記吳允明
屏南縣旅遊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成為屏南主導產業。先後入選省全域旅遊示范縣、國傢綠色旅遊示范基地,首批“國傢全域旅遊示范區”創建名單等系列試點示范縣,白水洋·鴛鴦溪景區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傢5A級景區。2016年接待遊客321.6萬人次,同比增長14.8%;旅遊綜合收入22.9億元,同比增長20.3%。根據新時期遊客出行方式與需求的改變,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的突破,是我縣構建新型旅遊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

突出汽車改裝音響規劃引領,優化全域旅遊空間佈局

近年來,屏南縣堅持生態旅遊強縣戰略,緊緊圍繞“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發展主線,深入開展全域旅遊建設。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瞭以打造“全景屏南”為方向,力爭用3年的時間建成國傢全域旅遊示范區,5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及一流的健康養生休閑度假勝地。

同時,積極創新體制機制,成立屏南旅遊發展委員會,對全域旅遊創建進行統籌管理和指導。引領城鄉協調發展,把屏南7鄉4鎮作為完整的旅遊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形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景區規劃等“多規合一”。多年來,共投入編制規劃經費1000多萬元,高雄汽車音響改裝編制完成各類規劃20多項。目前已委托福建師大對全域旅遊規劃進行編制,並通過專傢評審。

高標準建設旅遊產業帶,著手長橋至白水洋沿線的產業規劃,把廊橋、戲曲、民俗、紅色文化等豐富的文化元素融入旅遊產品開發中,建成一條品位高、規模大、配套全的國傢級旅遊產業帶、風景帶。以白水洋、鴛鴦溪景區為龍頭,重點抓好東區旅遊集散中心、白水洋鴛鴦溪5A提升等精品景區建設,逐步解決旅遊淡旺季明顯的問題。

突出景點建設,健全全域旅遊產品結構

堅持高起點、大手筆、適度超前的原則,大力推進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形成以縣城為中心、四個旅遊特色鄉鎮為副中心、一條旅遊產業帶、四個主題旅遊區和若幹個旅遊特色鄉村組成的全域旅遊結構體系,實現旅遊產業的全域覆蓋。

將縣城當作景區打造,加強城市景觀、建築風貌控制,突出旅遊元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宜居縣城、旅遊縣城,逐步實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全域一體化、品牌一體化、服務一體化。

同時,積極打造主題旅遊區。以白水洋、鴛鴦溪為中心,打造以山水體驗為主要特色的精品線路。以漈頭、漈下、棠口為中心,加強重要古街、古民居、古祠堂修復建設,打造以古村鎮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文化旅遊線路。以天星山森林公園為中心,打造以度假養生為主要特色的休閑旅遊線路;註重鄉鎮差異,積極培育旅遊特色鎮。雙溪鎮做足“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張名片,著力打造成為“千年旅遊古鎮”;長橋鎮做透廊橋文章,著力打造成為“廊橋水鄉”;甘棠鄉大力挖掘甘國寶文化,建設甘國寶文化旅遊園區,形成全縣一盤棋的旅遊發展格局。

突出產業融合增加旅遊產業綜合效益

發揮旅遊帶動功能,做足“旅遊+”文章,使旅遊與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延伸旅遊產業鏈,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其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

“旅遊+農業”。依托茶葉、無公害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草藥等特色產業和農業基地,大力發展農業旅遊,推出農業生態觀光遊、農耕農事體驗遊、水果采摘遊、中草藥藥膳養生遊等,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旅遊+林業”。依托林業生態優勢,實現森林景觀與人文景觀、休閑吸氧與生物探秘的有機結合,推出森林氧吧“洗肺”之旅、探險之旅等,發展林業旅遊。

“旅遊+工業”。依托閩派黃酒惠澤龍、鄉下廚房、竹木產品加工、傳統弓箭制造等相關產業優勢,打造“制造-展銷-體驗”於一體的工業與旅遊相結合的產業鏈發展模式。

“旅遊+文化”。依托屏南縣眾多古代文化遺存和文化品牌,以廊橋文化、甘國寶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民俗文化為基調,強化文化與旅遊的相互融合。通過努力,“人人都是藝術傢”“人人都是電影傢”公益教學培訓活動在雙溪、漈下、廈地、降龍等古村落深入開展,“白水洋印象系列”之《祥瑞畬鄉》《古調屏講》旅遊演藝項目成為屏南特色文化旅遊“拳頭”產品,進一步彌補生態旅遊的“文化短板”,打響“親水天堂”生態旅遊品牌和“廊橋水鄉”文化旅遊品牌。(記者 石偉)



(責任編輯:魏敏)



汽車喇叭品牌20709F0643EE058D
arrow
arrow

    tjjb25g8j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