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龍刻字筆 在煩惱要送什麼,刻字筆好嗎?@E@
  • 刻字鋼珠筆 客製化刻字筆送給您的另一半一個值得紀念的驚喜
  • 刻字服務 看完以後你會知道為什麼女朋友收到刻字筆這麼開心
  • 刻字筆價格 (開箱文)前陣子買的刻字筆來了


  • html模版河南淅川:譜寫水清民富縣強的綠色凱歌
    編者按:淅川縣地處豫鄂陜三省交界處,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淹沒區、核心水源區、渠首所在地,屬國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革命老區。全縣總面積2820平方公裡,轄17個鄉鎮(街道),67萬人。為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半個多世紀來,淅川先後有506平方公裡土地被淹,占丹江口庫區總淹沒面積的一半以上;先後移民36.7萬人,占丹江口庫區移民總數一半以上。移民遷安“四年任務、兩年完成”,創造瞭中國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跡,鑄就瞭“忠誠擔當、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

    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 移民工作相對完成後,淅川進入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各種矛盾和挑戰。新一屆淅川縣委政府領導班子科學決策,兩年時間裡成功實現經濟發展重心轉移,在湛藍色的丹江湖畔、貧瘠的秦巴山片區,譜寫瞭一曲水清民富縣強的綠色凱歌。

    如今,每當你有閑暇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或者核心水源區漫步,水天一碧的丹江水庫岸邊,軟籽石榴鮮紅似火,金銀花生金吐銀;青山藍天下,一排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鱗次櫛比,如詩如畫,古老的淅川大地到處散發著勃勃生機.........

    真抓實幹 決戰精準扶貧

    作為南水北調工程核心水源區,確保一庫清水北送,是淅川的政治責任。為保水質,國傢在淅川縣設置瞭禁養區、限養區,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和國傢級濕地等特殊功能區,對生產發展均有限制,廣大群眾“有樹不能伐、有魚不能捕、有礦不能開、有畜不能養”,而這些特殊功能區的范圍,正是貧困人口最為聚集的地方。

    截至2015年年底,淅川縣仍有20216戶68325人處於貧困線下,占全市貧困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占全縣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庫周山區25000人缺路、缺水、缺電,需易地搬遷,占南陽市易地搬遷總數近一半;實現2018年全面脫貧的目標,年均須脫貧2.4萬人以上。淅川縣脫貧任務之重,脫貧路徑之窄,脫貧難度之大,為南陽市之最!

    淅川脫貧攻堅該如何突破?縣委書記盧捍衛認為首先要做好決策,好決策也是生產力,一定要來源實踐、契合實際、遵循經驗。我們不搞高大上,不搞面子工程,最主要的就是抓落實,幹實事,一個目的讓貧困戶掙到錢脫貧。隻要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和為企業服務,扶貧攻堅就一定可以做好,目標一定可以達成。為此淅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工作方針和“一次性規劃、分年度投入、連片式推進”總體思路,省市縣129個扶貧工作隊526名幹部駐紮在122個貧困村,結窮親、幫窮戶,制定並采取一系列舉措加快瞭脫貧攻堅的步伐。

    產業扶貧是主導。產業扶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管根本、管長遠。淅川縣著眼市場需求,結合淅川優勢,提出“短中長”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短線抓短平快、中線抓林果、長線抓旅遊。

    圍繞短線項目,重點抓香菇、蔬菜、中藥材、材料加工等。去年淅川縣在滔河、毛堂、厚坡等11個鄉鎮已建成香菇基地50多個,帶動4000餘戶貧困戶發展香菇2000萬袋。西簧鄉梅池村發展香菇150餘萬袋,形成十裡香菇長廊奇觀,其中63戶貧困戶種植70餘萬袋,每袋純收入4元以上,僅此一項,戶均增收2萬元,當年全部實現脫貧致富。金河鎮彪池村蔬菜大棚基地占地534畝,引進淅川縣麗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對大棚集中承租,129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承包經營獲得資金、勞務收入獲得酬金等方式不斷增加收入,經過不斷探索,走出瞭一條“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新路子。該縣還大力發展無風險、見效快、管長遠、易復制的光伏產業,實現光伏產業兜底,對貧困群眾全覆蓋。荊紫關鎮沿吳村服務區主幹道兩側房頂安裝光伏設備,建設一條5公裡光伏產業帶。全部建成並聯網發電後,可帶動該區貧困群眾200餘戶、800餘人,實現每戶年增收4000元以上,保障貧困戶連續受益20年以上。

    圍繞中線項目,結合保水質要求,重點發展軟籽石榴、金銀花、核桃等高效生態產業。依托九重、盛灣、老城3鄉鎮的軟籽石榴產業園,已發展軟籽石榴3.5萬畝,3年後進入盛果期,每畝可產2噸,按目前市場價,產值可達2萬到4萬元,必將拉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該縣要求各定點幫扶單位為對應貧困戶購置苗木,利用貧困戶房前屋後田埂地頭空閑地,為每戶栽種20—30株軟籽石榴、薄殼核桃,打造庭院經濟,目前全縣已栽植薄殼核桃、大櫻桃30餘萬株。

    淅川縣還依托豐富的旅遊資源,提出扶貧與旅遊開發相結合,用大交通帶動大旅遊,用大旅遊帶動大脫貧。為打破制約旅遊開發的交通瓶頸,一條連接豫鄂兩省的西十高速,今年9月可望開工;總投資25.8億元、總長112公裡的環庫路已正式開工,3年內全線通車。

    易地搬遷去房產庫存。?此外淅川縣立足縣情實際巧打“組合拳”,把易地搬遷扶貧與生態旅遊、企業解困、房地產去庫存、移民村提升完善相結合,實現一舉多贏。淅川縣縣情特殊,貧困群眾中,有1/3分佈在庫區、深山區,易地扶貧搬遷是最有效、最徹底的脫貧途徑。

    由於移民搬遷、工業關停等特殊因素,淅川縣近兩年房地產開發過剩,去庫存壓力艱巨,已被列入省市重點關註的17個縣市行列。淅川縣政府就將適合樓盤回購,用來安置搬遷的貧困戶。縣城丹陽、東方兩個社區主體工程完工,由於資金問題已經停工近兩年,政府將兩個社區回購並提升完善基礎設施,不僅解決瞭3500人的易地搬遷安置問題,還有效地消化瞭房地產庫存,盤活瞭資產。同樣道理回購源科公司建設保障房,安置310戶、1200人易地搬遷,企業可提供300個就業崗位,既解決瞭企業資金短缺和用工難題,又解決瞭易地搬遷人口增收問題。與生態旅遊結合上,在環庫公路邊圍繞旅遊服務,高標準規劃安置點,建設風情村莊,讓群眾通過開辦“農傢樂”等實現脫貧致富。

    針對易地搬遷群眾就業問題,淅川堅持以產定搬、以搬促脫、產搬同步、穩定致富,在每個村鎮安置點都配套有產業園。目前,全縣共有產業園21個,可帶動6300名搬遷人口就業。2016年易地搬遷6100人,進縣城安置3500人;鄉鎮安置2600人。這項工作,淅川縣走在全省前列,是淅川脫貧攻堅工作的最大亮點。

    企業結對幫建互惠共贏。為確保廣大貧困戶如期全面脫貧,淅川縣還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特色優勢,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全縣101傢企業與101個行政村結成幫扶對子,實行村企聯姻、村企結對幫建。在幫扶過程中,該縣因企、因地、因村制宜,找準幫扶切入點,在堅持自願互惠、互動共贏、公開透明、實用實效四個原則的基礎上,統籌推進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相關企業已投入幫扶資金8996.7萬元,幫扶項目133個,受益群眾達6.8萬人。

    2016年6月,淅川縣代表河南省順利通過國務院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10月順利通過國務院扶貧督查巡查。在10月召開的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和產業扶貧現場會上,省領導對淅川縣在扶貧攻堅過程中總結的好模式、取得的好經驗給予充分肯定。

    創新融資模式 助力企業解困

    雞年春節過後,淅川縣貴族旋壓件公司生產車間內已經是一派繁忙生產景象,一件件成品擺放整齊準備外運。“縣裡盤活企業的金融政策真是好呀!4傢銀行為我們貸款840萬元,解瞭我們公司的燃眉之急。”公司董事長劉建沖感激地說。

    淅川縣農信社聯合平頂山銀行、中原銀行、村鎮銀行及時為淅川縣貴族旋壓件公司發放貸款,安排專人對產品生產、銷售、資金回籠情況全程監督,對貸款資金實施封閉運行。這是淅川縣創新企業融資模式的一個縮影。

    面對經濟總體形勢下行壓力,資金短缺成為當前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淅川縣大多數企業都深陷進資金危局,有的因為銀行抽貸,有的因為聯合擔保,有的因為拆借過橋資金。但是有一部分企業產品有市場,甚至訂單穩定,不能因為資金短缺讓其完全死掉。政府要敢於正視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敢於用金融手段和資本力量化解矛盾。我們通過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創新融資方式等舉措,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幫助企業破解資金難題,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說。

    淅川縣積極探索建立“政府協調引導、部門密切配合、金融主動服務、企業誠信發展”的聯動機制,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實現銀企雙方互惠雙贏。縣委、縣政府定期召開金融聯席會、銀企洽談會,積極引導、組織、協調各金融機構與企業深度融合、對接。該縣建立瞭銀行存貸掛鉤激勵機制,對積極支援地方發展的金融機構在存款方面予以傾斜。

    淅川縣實行“一個企業、一個班子、一套政策”,不斷創新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縣四大班子領導分包企業,對融資困難企業逐企調研摸底,動用所有可用政府資源,重點解決協調企業與銀行、社會資金的關系,千方百計為企業解困。

    “助保貸”快速解困小微企業——為解決中小微企業抵押物不足、擔保難、融資貴問題,淅川縣大膽創新融資方式,推出助保金貸款業務。縣政府向建行註資1000萬元財政資金作為政府風險補償金,建行以10倍比例放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能力增加到1億元,形成政府資金的規模效應和杠桿放大效應,先後將40多傢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前景好、效益好的中小微企業納入“助保貸”企業池,使它們隨時能從銀行獲得快捷、低息的貸款融資。“‘助保貸’業務真是好呀,辦理快捷,利息便宜,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淅川縣中一精密件公司負責人李應遷從縣建行拿到500萬元貸款後高興地說。

    “銀團貸”解決資金危困企業——針對市場前景較好但資金困難的企業,淅川縣委、縣政府與金融部門多方協調,及時推出“銀團貸”業務。由若幹傢金融機構共同“組團”為企業貸款,在企業債務中占比例最大的銀行作為主辦銀行,與其他銀行共同建立封閉運行機構,負責資金使用和監管。

    “金土地確權貸”解決擔保難——淅川縣還創新推出“金土地確權貸”業務,解決企業融資擔保難題。由政府協調銀行為企業貸款,貸款專項用於企業繳納土地出讓金,企業辦理土地確權手續後,即可辦理土地抵押貸款,首先償還銀行貸款,實現全流程無縫對接。該縣先後為移民文化苑、龍耀實業、金利管業等企業發放土地確權貸款5400萬元,大大增強瞭企業發展後勁。截至2016年9月底,淅川縣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貸款餘額65.84億元,較年初增加8.56億元,增加額和增速均居全市各縣區前列。

    金博橡塑公司是一傢汽車零部件專業制造商。該公司從縣建行拿到1000萬元“助保貸”資金後,購置瞭一批國際領先實驗設備,大大增強瞭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增幅超過40%,稅收增幅達80%以上。

    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持,有效增強瞭企業發展核心動力,推動瞭淅川縣域經濟有序、健康發展。2016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4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7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39傢。

    弘揚主旋律 重塑良好民風

    今年以來,淅川縣深入開展“弘揚移民精神、弘揚好傢風傢訓,爭做最美淅川人”(簡稱“兩弘揚一爭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強化宣傳引領、創新活動載體、培樹道德風尚,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新風正氣、鏟除歪風邪氣,打造“首善淅川”、“渠首精神高地”,我們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兩弘揚、一爭做”活動。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道出活動初衷。

    在南水北調大移民中形成的“大愛報國、忠誠擔當”移民精神,是淅川縣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已經成為融入淅川人血脈的強大“基因”。

    為進一步弘揚移民精神,2016年4月至5月,朝陽·淅川“弘揚移民精神深化京淅協作”宣傳月活動在京舉行,淅川縣移民精神宣講團深入朝陽區19鄉鎮、街道、高校等地,巡回宣講演出23場,聆聽報告、觀看演出及移民攝影圖片展超10萬人次;7月,淅川縣移民精神宣講團走進北京市昌平區、西城區,先後做報告10餘場次;11月,淅川移民精神宣講團再次走進水利部移民局做報告。一系列宣講活動,使移民精神叫響全國,在對口協作、加強聯誼、宣傳淅川、教育人激勵人方面發揮瞭重大作用。

    與此同時,淅川縣以移民民俗文化館、移民紀念碑林、南水北調移民文化苑等教育資源為載體,對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中小學生進行移民精神教育。全國各地數千名黨員幹部也慕名前來淅川縣考察學習移民精神。

    “傢風是民風、政風、社會風氣之源,是人們價值觀形成和精神成長的重要起點。我們采取走訪推薦、評比表彰、展示交流、傳承弘揚等舉措,弘揚好傢風傢訓。”淅川縣委副書記曲巖告訴SKB刻字筆記者。

    該縣發動縣內千傢萬戶說傢風議傢訓,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淅川在外有影響力的人物傢族撰寫傢風傢訓,在縣內顯要位置、遊園建立傢風傢訓文化墻,展示優秀傢風傢訓,引導大傢弘揚、傳承。廣大黨員幹部帶頭將自己傢的傢風傢訓通過公開欄、網絡等公開亮出,讓群眾看、評、學。開展“好傢風傢訓伴我成長”主題活動,讓中小學生將自己傢的好傢風傢訓和同學們一起分享,激勵每個傢庭自覺傳承良好傢風傢訓。

    為充分發掘淅川大地上固有和蘊含的正能量價值元素,淅川縣在各行各業開展“爭做最美淅川人”活動。教師節前夕,淅川縣委、縣政府隆重表彰瞭“十大師德標兵”,給予每人2萬元獎勵。縣政法系統以爭做“最美政法幹警”為載體,對羅剛、汪新法、馮遂昌等先進典型幹警事跡集中宣傳報道,進一步弘揚瞭政法幹警執法為民、服務群眾的公仆精神。縣林業局開展“十佳最美護林員”評選活動,深入挖掘護林員感人故事。與此同時,“最美公仆”、“最美村官”、“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賢”、“最美傢庭”等系列評選在各行各業全面展開。,一項項評選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匯聚起向上向善的蓬勃能量……

    同時全縣各單位也結合實際舉行瞭各具特色的活動。馬蹬鎮寇樓村寇氏宗親舉行瞭“學宗譜、傳傢風、頌美德”誓師大會,通過學宗譜、讀族訓、立誓言,倡導廣大族人自覺傳承寇氏傢族好傢風傢訓。縣文廣新局組織曲劇團,精心創作瞭以好傢風傢訓為主題的戲劇文藝節目,排練反映孝道文化方面的傳統古裝戲,深入到中小學校巡回演出,並在體育場和鄉鎮組織公演,受教育群眾和中小學生近10萬人次。

    淅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梁玉振說,個人以親身行為踐行“最美”,公眾以敏銳觸覺發掘“最美”,媒體以自身平臺傳播“最美”,政府和社會以實際行動表彰“最美”,在縣委、縣政府“領唱”,社會各界“合唱”的輿論氛圍中,推動瞭“兩弘揚一爭做”活動紮實開展。

    一個典型一盞燈,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隨著“兩弘揚一爭做”活動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逐步融入淅川縣各行各業,融入人們的工作,融入大眾生活,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並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積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淅川縣長楊紅忠表示:“時代進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發展需要楷模善行的力量來推動。我們要持續、深入開展‘兩弘揚一爭做’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為推進淅川縣轉型跨越、綠色崛起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從孩子抓起 重新樹立育人新風

    誠信考試、德育小講堂,把“三拒絕”(拒絕零花錢、拒絕吃零食、拒絕傢長無序接送)編成快板參加全縣道德展演,全縣10萬多名學生采用說唱和舞蹈的形式表演《弟子規》,孩子們參加夏令營到農村去幹農傢活、吃農傢飯、體驗農傢生活…… 這就是淅川縣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德育活動,成為推動淅川縣打造首善淅川與渠首精神高地的又一重要措舉。

    淅川縣一小二(八)班學生熊靜怡說,如今在淅川一小,不吃零食,不攀比,不讓傢長無序接送,主動做傢務,爭做美德少年,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而在淅川縣一初中,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課前,同學們都要齊聲朗誦勵志格言,每天晚上同學們都要把一天的學習情況寫進“成長記錄冊”,育人導師把更多的關愛傾註到學生身上。這就是淅川縣教體局目前在各個學校推行的“三大步”勵志教育實驗工作,極大地調動瞭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2016年年初,淅川傾全縣之力開展德育活動,縣委書記和縣主要領導親自上陣督導,淅川縣教體局成立德育工作推進專班,建立德育研究中心,健全德育工作評價體系,旨在以德育高地助推教育質量提升。

    淅川縣教體局局長李曉輝說,“德育為先”提瞭很多年,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其實並不多。目前,淅川縣青少年德育工作已經實現瞭德育進教材、進課堂的“兩進”,教師、課時、教材、教案、督查的“五固定”,並通過“三拒絕”、“誠信考試”、“暑假德育夏令營”、“感恩教育”、“德育成果展演”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使學生的節約意識、自立意識、誠信意識、感恩意識等明顯增強,廣大青少年明德知禮、勤勉上進,一大批“文明之星”、“誠信之星”、“孝老之星”不斷湧現。

    九重鎮樺櫟扒移民小學學生張曉茹不僅積極參加植綠護綠活動,還經常利用節假日去河邊撿拾垃圾,並向周圍人宣傳護水知識,用實際行動為南水北調作貢獻。去年,她成為南陽市唯一參加第七次全國少代會的代表。在她的帶動下,愛水、護水、節水成瞭淅川青少年的自覺行動。

    荊關鎮一初中把本校走出去的天南地北的優秀學生事業成就和圖像旋懸掛在校園長廊,用身邊可以感知的榜樣來影響激勵學生,並組織師生合唱歌曲《我的傢鄉荊紫關》,培養學生的傢國情懷。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它體現瞭學校特有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健康向上、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魅力。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提升學校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

    淅川一高2016年又投入資金100餘萬元,佈局校園文化,力求讓“讓墻壁說話,讓草木育人”。校園大門口的“清華北大之星”,教學樓之間的歷史名人連廊,大廳裡的“德義禮智信”展板,教室裡前後墻壁上的激勵性標語等,無不營造著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令人振奮、鬥志昂揚的氣息。如今一高的校園,不僅成為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一處“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園。

    老師們欣喜地說,德育教育猶如一劑強心針,令學生精神振奮,面貌煥然一新。現在學校處處呈現出新風正氣:吵架鬥毆的現象少瞭,和睦相處的多瞭;亂刻亂畫的少瞭,愛護公物的多瞭;比吃比穿的少瞭,節約簡樸的多瞭。走在校園裡,隨處可見主動向老師鞠躬問好的學生。

    荊關鎮一初中學生傢長魏立中告訴記者:不到一年的功夫,孩子變化非常大,以前回到傢裡很少幹傢務活,現在孩子在傢裡做完作業,就主動洗衣、做飯、刷碗、打掃衛生,還給我們捶背洗腳。孩子的言行也影響著我們,我們也要積極踐行道德規范。”

    “德育活動,潤物無聲,從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整個社會就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淅川一小校長盛永濤告訴記者。

    今年,淅川縣示范性高中錄取分數線居全市前列,高招成績處於全市第一方陣,贏得瞭全社會廣泛贊譽。王建剛校長說:“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因為他們學習有瞭動力、有瞭目標;一定會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利,因為他們有瞭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一定會對社會有利,因為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形成瞭,也會反過來影響傢長,進而促進整個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學校將繼續努力,力爭將一高的德育工作打造成淅川教育的品牌,把一高打造成淅川道德教育的高地,淅川教育改革的龍頭,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典范!”

    創新信訪 開辟為民解憂新路徑

    淅川,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全國移民大縣,集貧困區、庫區、移民區於一體,承擔著後移民時代發展穩定和保水質護運行等繁重任務,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交織,矛盾積累特別多、信訪量特別大。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之年。淅川一方面積極探索構建“互聯網+社會治理”新模式,全面整合政法、公安等部門管理服務資源,推進社會管理網格化服務;一方面構建起黨委支持、政府配合、社會參與的“立體式”的民生保障新格局,尤其是開通民生熱線、強化領導接訪、創新律師陪同接訪制度,將群眾由信“訪”引導到信“法”軌道上來,給為民解憂開辟新路徑。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歷來也是社會治理的難點。要想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創新改進信訪工作制度。縣委書記盧捍衛對此特別提出,改革要以人民為中心,以方法創新為引領,架起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連心橋”,加快推進“陽光信訪”進程。

    因此淅川在全市率先開通“民生熱線”,公開民生熱線電話兩部、書記縣長熱線電話兩部,專人負責,24小時暢通。這個統一的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將原先分散在部門的熱線電話等“小窗口”與信訪部門網上信訪等統一起來,客製化刻字筆實現資源整合。堅持以法治為優化區域治理的重要方式,實行“律師陪同接訪”制度。淅川拿出專項資金,選聘瞭5名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職業道德良好、業務能力棒、善於做群眾工作的職業律師,參與“領導大接訪”活動。“律師陪同接訪”制度的不斷深入和完善,不但方便群眾,還間接促進瞭各單位依法辦事意識、能力的提升。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林森說,律師是法律專業人士,他們既是法律的明白人,又是獨立的第三方,百姓信服,政府信賴!

    盧捍衛在設計之初就強調,這些傾聽民聲的“聽筒”,要把民情民意的收集、處置作為做好群眾工作的第一關口,切實解決百姓困難。旋即,務實為民之風勁吹淅川。

    民生熱線“熱”瞭起來。4部熱線的號碼通過在縣電視臺滾動播出,縣委、縣政府辦公樓設置臨街巨幅廣告,鄉鎮街道醒目位置展示等方式告知於民,做到傢喻戶曉。截至2016年12月初,民生熱線受理群眾來電2119起,除瞭涉法涉訴、非法集資等依照法定途徑處理和涉及幹部經濟作風的轉交紀委辦理外,批示交辦925件。

    事項辦理“快”瞭起來。熱線辦公室24小時輪班值守,每天定時將全天來電分類匯總發送給相關單位,責任單位須在兩小時內告知群眾受理情況。

    問題解決“實”瞭起來。淅川縣群眾劉某,通過民生熱線反映其兒子患尿毒癥、傢庭困難等問題。交辦後,毛堂鄉當即派人實地查看,並通過民政救濟幫扶1萬元,“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不料很快解決瞭”,劉某說。

    督查問責“嚴”瞭起來。對敷衍瞭事、推諉扯皮等情況,予以嚴肅處理。某鄉原副書記因分工調整未將工作及時移交,造成交辦事項超期未結。為此,縣紀委對其警示誡勉談話,責成書面檢查並通報全縣。

    同時鼓勵幹部撲下身子下訪刻字鋼珠筆。下訪是接待群眾是考驗領導幹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場,來訪群眾是考官,信訪案件是考題,群眾滿意是答案。淅川縣以“領導幹部大接訪”為總抓手,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跑步辦理民事,深入基層聽民聲、化民怨,解民憂、促和諧。

    每個月初,淅川縣的19位縣級領導幹部都會收到一份接訪日值班表。領導幹部按照安排準時“上班”,“一屁股坐進矛盾堆裡”,面對面傾聽群眾的心裡話、煩心事。

    盧捍衛和縣長楊紅忠率先垂范,每月9日、21日到信訪局接待上訪群眾,並對交辦的事項及時回訪,防止出現交辦事項不規范辦理、拖結、假結等棚架現象。

    民生熱線接訪日志記錄著盧捍衛7月19日的工作過程:當天是加排的縣委書記接訪日,盧捍衛一早到縣信訪局,熱情、耐心傾聽來訪者陳述,召集相關負責人現場解答。當晚7時許盧捍衛走出信訪局,夜幕早已降臨。那天,他接訪26位來訪群眾。

    領導幹部走進基層,為民解憂。淅川將信訪矛盾的源頭治理變為源頭預防,變被動反應為動態管控。去年淅川縣委、縣政府領導接待群眾225次,共2745起5508人,批示交辦623案,均按期辦結。

    政府門口刻字筆價格通常是民聲民怨的晴雨表。對此,淅川幹部群眾深有同感:往年一進入冬季,因工錢拖欠、拆遷安置等問題,縣政府常出現門前扯橫幅、堵大門的現象。今年至今,縣委、縣政府門口未有一起鬧訪者。

    2016年12月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淅川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43%,市級以上越級上訪下降76%、投信下降102%,本級網訪、電話訪上升128%,信訪秩序呈現“三降一升一好轉”的良好態勢。

    隨著南水北調通水以及與北京及沿途城市的合作,更多的資金流、信息流匯集到淅川,給淅川帶來獨有且最大的機遇。國傢“十三五”丹江口庫區及上遊水污染防治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面實施,一大批進入規劃籠子的項目,將直接拉動淅川發展。連接鄂陜兩省、貫穿河南主要景區景點的西十高速和環庫公路將建成通車,徹底解決淅川先發展交通瓶頸,搶占三省交界發展高地,淅川發展的基礎越來越牢刻字鋼筆、後勁越來越足、潛力越來越大。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隨著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開花,一戶戶人傢脫貧致富,一傢傢企業擺脫困局重獲新生,渠首大地正唱響一首首富民強縣的進行曲,展現出一幅幅“新農村、新產業、新發展”的美麗畫卷。青山不言,地大無聲,服務永無止境。淅川縣67萬幹群正以昂揚的鬥志,搶抓機遇、務實拼搏、乘勢而上,用心血、智慧和汗水,譜寫水清民富縣強新淅川建設的錦繡篇章!(陸傢木、劉同偉、高凡、梁兵)





    8F7950D3C6CCDC7C
    arrow
    arrow

      tjjb25g8j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